2025年食品双氧水新规
一、新规背景
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是一种强氧化剂,其水溶液为无色透明液体,广泛应用于医用伤口消毒、环境消毒及食品加工等多个领域。在食品工业中,食品添加剂 过氧化氢曾作为加工助剂使用,但由于其强氧化性,部分商家曾利用其进行食品“漂白”,如漂白鸡爪等,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食品安全原则,引发了广泛的食品安全隐患。

二、新规内容
2.1 使用范围限定
新规明确规定了过氧化氢作为加工助剂在食品工业中的使用范围,具体限定用于以下加工工艺:
- 淀粉糖
- 淀粉
- 油脂
- 海藻
- 胶原蛋白肠衣
- 乳清粉
- 乳清蛋白粉
同时,严格禁止将过氧化氢用于漂白鸡爪等食品,以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防止不良商家滥用。
2.2 残留量要求
尽管新规未明确提及过氧化氢在食品中的具体残留量限制,但强调了加工助剂的使用原则:
- 应在制成zui终成品之前尽可能去除过氧化氢残留。
- 若无法完全去除,应尽可能降低其残留量,且残留量不得对健康产生危害。
2.3 其他相关变化
- 新规删除了部分已丧失工艺必要性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如落葵红、密蒙黄等。
- 严格限制了脱氢乙酸及其钠盐等防腐剂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
- 新增了个别甜味剂共同使用时的总量控制要求,以确保甜味剂的使用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补充说明:过氧化氢如果作为消毒剂使用,可以用于一般物体表面消毒,瓜果蔬菜消毒保鲜,食品工具设备管道包材灭菌消毒,但是,用户一定要购买获得消毒产品卫生许可证和卫生安全评价企业的产品,保证合法合规,并保留资质备查。

三、行业影响
3.1 规范市场行为
新规的出台有助于进一步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严厉打击不良商家的违法行为,切实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3.2 促进产业升级
食品生产企业需要按照新规调整产品配方和生产工艺,这将促使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提升整体竞争力。
3.3 提升行业公信力
通过严格限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新规有助于提升食品行业的整体公信力,增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促进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四、企业应对措施
4.1 加强学习培训
食品生产企业应组织员工认真学习新规内容,确保全员了解并严格遵守相关规定,提升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4.2 调整产品配方
根据新规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应及时调整产品配方和生产工艺,确保产品符合新规标准,避免违规使用过氧化氢等食品添加剂。
4.3 加强质量控制
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对原材料、生产过程和成品的检测和监督,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同时,应留存完整的采购及检测记录,以备监管部门的检查。
五、监管要求与挑战
5.1 企业合规要求
食品企业需从具备资质的供应商采购食品级双氧水,并严格按照产品说明及相关规定进行储存与使用,严禁私自篡改用途或超出规定范围使用。
5.2 监管重点与挑战
- 监管难点集中在小型企业及非法作坊,这些主体可能因成本或认知不足而滥用工业级双氧水。
- 双氧水在加工中用量小、易分解,残留检测难度大,需通过供应链溯源强化监管。
5.3 消费者安全提示
- 消费者应关注食品标签及企业资质,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品。
- 若对食品中可能的双氧水残留有疑虑,可通过加热处理促进双氧水分解为水和氧气,降低潜在风险。
六、附则
- 本新规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各食品生产企业需迅速整改并调整,以确保符合本新规的各项要求。
-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双氧水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依法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 对于因违反本新规而引发的事故,将依法追究责任,并进行相应的赔偿和处理。
陕西欣诺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是西北首家同时获得双氧水消毒液(食品接触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证,食品添加剂双氧水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公司生产的“欣诺华牌”双氧水消毒液,含量:7.5%,35%,50%,产品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消毒剂GB14930.2-2015标准,可广泛应用于一般物体表面消毒,瓜果蔬菜消毒保鲜,食品加工管道,包材消毒等领域。“欣诺华牌”食品添加剂过氧化氢,含量:35%,50%。产品符合GB22216-2008 食品添加剂 过氧化氢标准。做为食品加工助剂,依据GB 2760-2024zui新规定,过氧化氢作为加工助剂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如下:功能限定:仅允许作为脱硫剂、脱色剂、去碘剂使用。
陕西欣诺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清洗消毒产品专业制造商